9月正值新學年開學季,學生陸續返校,短時間內學生大量聚集,容易給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創造有利條件,學校發生聚集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明顯增加。9月需重點預防流感、諾如病毒等感染性腹瀉和食源性疾病等疾病。此外,目前國際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市民千萬不能有僥幸心理,仍需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市民不能放松警惕,要堅持做好個人防護,科學佩戴口罩。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保持居家環境整潔,加強通風消毒。養成“一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發現不適及時向正規醫療機構咨詢和就醫。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的典型癥狀是急性起病,體溫一般會高于38℃,全身酸痛、乏力,有輕度的呼吸道癥狀。流感主要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或者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者是接觸過被污染的物品而傳播。所以,市民可以接種流感疫苗進行預防,每年的9~10月份接種,可以減少接種者感染流感的機會或者減輕流感癥狀,免疫力可持續一年。此外,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戴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秋季感染性腹瀉主要由病毒引起,常見的病毒感染為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諾如病毒是急性胃腸炎最常見的病原體,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諾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主要癥狀為腹痛和腹瀉、惡心、嘔吐,24小時內腹瀉4~8次。兒童患者嘔吐普遍,成人患者腹瀉為多。容易在學校、養老院、餐館等相對密閉的集體場所暴發。預防上應注意飲食、飲水和環境衛生,養成勤洗手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學校等集體單位加強對學生的晨午檢和因病缺課追蹤管理,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一旦出現上述癥狀者,應及時就醫治療。
此外,9月份天氣仍舊較熱,適合細菌增長繁殖,食物易發生腐敗變質,食源性疾病發生風險增加。9月正值學校開學,學生在校集中就餐,需重點關注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建議集體食堂、餐飲服務單位和家庭等應注意飲食衛生,確保食材新鮮;飲食行業從業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和帶菌檢查,如有腸道傳染病患者及帶菌者應及時調換工作;對食物的保存加工應做到生熟分開,加工環境應保持清潔,處理即食食品前應清洗、消毒雙手和工具、容器;冰箱內食物按照“熟上生下”的方式放置,避免交叉污染。市民外出就餐時選擇衛生環境良好的有證餐飲單位。如出現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盡快到醫療機構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