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南京民生職業培訓學院院長周琳覺得,很多理念上的問題可以通過培訓教育解決。同樣是餐廳員工,海底撈的員工服務更細致周到,歸根結底還是企業文化培養到位。現在很多規模家政公司也有培訓,但更多是從技能角度,有的阿姨做家政純粹為掙錢,自己內心都看不上這個職業;有的阿姨動手能力強,家務活干得也好,但就是不會與雇主溝通這些都需要在理念上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
而一些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多年的企業在嘗試改變現有的用工模式。常州金蓓蕾家庭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擁有2000多名員工的規模企業。董事長徐步雪告訴記者,2006年以前公司主要招募城市下崗失業人員,這批人員退休后行業從業者97%以上是農村婦女,她們沒有受過企業文化熏陶,普遍缺乏職業精神,工作流動性特別大。這兩年,公司嘗試從月嫂入手,重點招募有企業工作經歷的女性進行技能培訓和實訓,客戶也表示滿意。但他坦言,要提高整個家庭服務業人員的素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會專家表示,家庭服務業企業目前絕大部分都是微利小企業,要改變人們對于家政從業人員低人一等的看法,首先需要從政策入手,如通過稅收、社保補貼等手段,將該行業從業人員平等納入就業保障范圍,不讓他們游離于《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保障之外,真正把家庭服務產業作為朝陽產業進行必要的扶持,引導幫助一些誠信經營的家政公司做大做強。